陶傑【690】只是平行時空
【林敏聰】 【黃子華】 【李思捷】 【吳君如】 【周星馳】 【黃秋生】 【李小龍】 【蕭若元】 | |
【超級工廠】 【香港書展】 【香港故事】 |
閱讀往期:陶傑【689】公民社會
英國首相莊漢生推出所謂「群體免疫」,達爾文主義,不跟隨歐洲封關,任由年輕人聚會。結果三日不到,秩序大亂,首相即刻轉軚收場。
今日的英國不是四十年代那個純正的英國,最為惡劣的就是倫敦。因為倫敦是「全球化」和「文化多元」的國際十字街頭。
倫敦不是真正的英國,一旦「多元文化」並存,亂七八糟的大雜會,變成病菌與病毒溫床。
加上倫敦人口年輕,多銀行精英,白人個個以朱克伯格和蓋茨為偶像,跟着所謂We Are The World的全球化手牽手Feel Good,一齊大合唱,結果成為重災區,求仁得仁。
真正的英國,不錯確實不必封關。譬如在東南許多保守黨傳統的城鎮,例如肯特郡有一個小城叫做美士東(Maidstone),這個城市的人足不出戶,不會無事巴巴的跑到英格蘭東北部湖區的溫特米爾(Windermere),與那裏的人手牽手。蘇格蘭尼斯湖周圍的幾個村莊,也不會跑到英格蘭西南的Cornwall。
真正的英國生活,本來就是鄉村和城鎮,各自為政,雞犬相聞,老死不往來,鄰居之間,又有濃厚的人情味。
無論哈代的小說,還是奧斯亭的世界,都是這般光景。英國不惜過度加入全球化,跟着其他一心只顧短視發橫財的國家攬在一起,就搞成這個樣子。
金毛肥仔首相把當代的英國人當做二百年前那個水準,或者電影「黑暗對峙」裏跟着邱吉爾同舟共濟的舊一代。那個時候,英國婦女在邱吉爾的地堡司令部做打字員和助理,穿起一套筆直的西裝,一頭金髮,身形苗條,工作效率高而溫柔,到底像一個女人。
但今日倫敦滿街的肥婆,未婚產子還要紋身,開口就是粗言穢語,交錯時空。
寄宿學校許多在偏僻的鄉間,離最近的村落乘巴士也要半小時。寄宿學校本身已經隔離,學生平時住在宿舍,只要校方取消中期的Term Break,下令學生不准前往城市,教師平時家居在附近,天天回校上課,不要隨便去酒吧,絕對不會惹上病毒。
即使倫敦附近的哈羅、Mill Hill、Dulwich,校長執行封校上課,政府不一定要下令統一停學,由每一家學校的校長自行據地理環境決定,大前提是:寄宿學校是為了培育解決問題的領袖而設的,不是為問題發生時一哄而散而逃避的平庸人而開,否則收那麼貴的學費做什麼。
但是二十一世紀,人的心理免疫力畢竟低許多,一下子都淪陷為意大利。莊漢生想英國走一條不同的路試試,但又料不到此病毒極為猛料。
黑死病畢竟是七百年前的事,而一咬牙派皇家空軍轟炸德累斯頓平民的邱吉爾時代,過去了七十年。